Published on

堆栈溢出初体验

Authors
  • avatar
    Name
    wellsleep (Liu Zheng)
    Twitter

环境配置

  • Kali Linux 4.8.0 (基于Debian 4.8.5),64位
  • GCC 6.3.0 20170425
  • GDB 7.11.1
  • GDBGUI 网页前端 用于逃离gdb可怕的键盘操作

准备工作

源码
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ring.h>

int hijack() //待注入的函数
{
    printf("hijack!\n");
    return 0;
}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* argv[])
{
    char buf[256];

    printf("buf at %p\n", buf);
    strcpy(buf, argv[1]); //通过这里的溢出修改返回地址
    printf("Input: %s\n", buf);

    return 0;
}

编译选项

由于现在的OS和编译器对缓冲区溢出有了一定的防范,所以为了实验最基本的缓冲区溢出,必须关掉一些选项,包括: 关闭OS的虚拟地址随机化,默认值是2 #echo 0 > /proc/sys/kernel/randomize_va_space 调整编译选项 gcc -g -fno-stack-protector -z execstack -o book book.c

搭GDBGUI环境

(gdb) layout asm
(gdb) layout regs

开启更多分屏,但空间随之被压缩。由于刷新的问题屏幕可能乱七八糟,此时用Ctrl + L重新刷新即可。 要调试起来的话一般是用b(reak) main在main中设置一个断点,然后用r(un)运行程序,到了断点的地方用c(ontinue)s(tep)in(ext)i来单步调试。注意sini对应汇编代码的下一行,如果是直接调C程序则用sn即可。 要在某一行加断点使用b *0xfffffff7c,而删除断点使用d(elete) n,n对应断点编号。 所以GDB高手调起程序来是这个状态:

溢出实验

reference
原理

在本文中,最基础的溢出原理就是使用`strcpy(dst,src)``时,由于不限定复制的长度,如果使用一个长度大于dst的src来运行此操作时,会出现dst后面的数据被复写。而如果dst后面的数据是堆栈中的重要寄存器值,比如返回地址(strcpy函数总是要返回给上级函数的嘛),那么经过巧妙构建的溢出数据,就可以修改程序的走向,引导到自己设定的邪恶的圈套中。

实现

更多的暗黑操作,是通过构建/bin/bash的字符串,由程序中自带的system()触发。之后还要研究如果开启了ASLR或其他缓解措施(比如va random或编译选项)是,如何溢出堆栈。路还很长哪~